經常聽到有患者朋友抱怨:長期做康復訓練,就是沒有效果,有些患者覺得進步緩慢。還有的經常訓練,病情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了……因此,他們覺得康復沒效果,因而放棄了后續的訓練和治療。那這又是為什么呢?

其實很多人對康復訓練都存在誤區,這也是久做康復不見效的根源所在。特別是偏癱這類因腦血管病、顱腦損傷所致的后遺癥患者,他們對此了解不深,導致康復訓練不規范、不科學,這非常不利于患者的康復。接下來就說說康復訓練中部分患者經常會犯的錯誤,趕快來避開這些誤區,常見而且大誤!
錯誤一:把“鍛煉”等同于“康復”
恢復期治療目的就是改善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癱瘓、語言不利等癥狀,使之達到最佳狀態;并降低腦梗塞的高復發率。目前認為腦梗塞引發的肢體運動障礙的患者經過正規的康復訓練可以明顯減少或減輕癱瘓的后遺癥,有人把康復看得特別簡單,甚至把其等同于“鍛煉”,急于求成,常常事倍功半,且導致關節肌肉損傷、骨折、肩部和髖部疼痛、痙攣加重、異常痙攣模式和異常步態,以及足下垂、內翻等問題,即“誤用綜合征”。

錯誤二:以為康復訓練就是力量訓練
適當的康復訓練可以使患者的痙攣得到緩解,從而使肢體運動趨于協調。而不適當的肌力訓練則加重痙攣,一旦使用了錯誤的訓練方法,如用患側的手反復練習用力抓握,則會強化患側上肢的屈肌協同,使得負責關節屈曲的肌肉痙攣加重,造成屈肘、屈腕旋前、屈指畸形,使得手功能恢復更加困難。其實,肢體運動障礙不僅僅是肌肉無力的問題,肌肉收縮的不協調也是導致運動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因此,不能誤以為康復訓練就是力量訓練。
錯誤三:把康復治療訓練當成特效藥
部分患者誤解康復訓練,認為做一兩次康復治療就能夠馬上見到效果,就像吃特效藥那樣起效快。但其實,需要康復的病人往往都是慢性病、功能喪失等患者,正所謂“慢病慢治”,要通過科學、長期的康復訓練的量的積累,慢慢才會顯現出質的改變。這次訓練不一定能見到效果,但下一次可能感覺就不一樣了。如果你放棄了,可能就喪失了能好起來的機會,得不償失。因此,患者對于康復訓練一定要有耐心,持之以恒!

四個建議做好康復
具體應接受怎樣的康復訓練是需要經過康復師的綜合評定總結出來的,切不可茫無目的進行訓練,不然越做反而功能越差,我們提倡和提醒患者:
1. 要去正規醫院康復科,或康復中心;
2. 若選擇家庭理療、訓練,也要聽取專業醫師的建議,最好咨詢康復科醫生,讓他們協助制定家庭理療方案;

3. 遵守醫囑,不要盲從身邊人或網上的經驗,不擅自改變計劃;
4. 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儀器,避免意外傷害。

簡單地說,有專業的建議、對癥的方案、系統的治療、理性的認識,才能使康復收到較好的效果??祻碗m然興起多年,但是各地區發展始終不均勻,很多誤區也很難解決,作為康復工作者,我們不僅要對患者進行專業的治療,我們也要對康復的科教做宣傳,讓人們真正了解康復,接受康復,知道康復醫療的有效性和專業性! (轉發于 優享康康 2020-07-16)
五、聯系方式
康復科治療室:0314—5918718
六、專家門診
專家出診時間:每周二、周五全天
出診地址:承德市康養醫院一樓康復科門診
門診電話:0314—5919008